王必欣傳道、陳賀妮姊妹
(武昌八福教會、BCC雙語社區教會)│高雄喜樂之家
4/15賀妮和我接待了來自特拉維夫的多爾。與以往接待的以色列人很不同,多爾是祖先來自歐洲的阿什肯納茲猶太人(Ashkenazi Jews)。擁有英國護照和留美經驗的他,是我們接待過英文最好的以色列人,從事喜劇演員和播客主持人的工作。
多爾善於社交,能言善道,很有幽默感。餐桌上可以聊的話題非常廣泛,因為他不斷表明,自己旅行的目的就是來增廣見聞、接觸新事物、找當地人聊天的。「即便是講破英文卻願意溝通的人也可以!我就是想聊天!」(可想而知我們這頓晚餐吃了多久)
邀請他一起飯前禱告、聊過一兩個話題之後,我非常直接地問他:「你會定義自己是個自由派嗎?」他斬釘截鐵地說是。我們心裡也都有數:這個人果然對福音不太感興趣。但我們仍然繼續天南地北地交流,因為跟他聊天確實相當有趣。
當聊到賀妮的前工作 (專業媒人) 的時候,他表現了很大的興趣並開始各種發問,於是讓賀妮有機會從基督徒的婚姻觀切入福音。
基於多爾先前表態他有女友,但34歲的他並不想結婚,賀妮分享她在婚友社的所見所聞,讓她見識到以自我為中心的男女,到頭來都是在尋找滿足自己的「物件」。然而也因此讓她深刻認識到:
神設立的婚姻卻是以為彼此犧牲為前提,就像彌賽亞為我們犧牲一樣 (弗5:25)。
我也接著分享,一般的親密關係在熱戀期過了之後,很容易就進入冷淡分手,然而當我們在婚姻的盟約中需要繼續走下去該怎麼辦?我們裡面的愛是這麼有限,但我們卻需要愛一輩子?基督徒的盼望是:
當我們連接上愛的源頭──以色列的神之後,我們就能從接受並效法主耶穌犧牲的愛中,得到繼續愛下去的能力。而正是因為我們與神的關係越靠近,夫妻彼此的關係才能越靠近 (我們比劃婚姻鐵三角的圖)。
多爾這段聽得格外專心,甚至表示,如果賀妮會說希伯來文,他一定邀請她上他的訪談播客 (多爾的播客節目,可是有採訪過以色列電影「我就是要結婚」中素人出身的女主角Noa Koler的呢)!然而因為聊太晚了,我們都有點累。賀妮於是告訴多爾,她會再把她的心得和見解寫成一篇文章傳給他。多爾表示他非常期待拜讀。
讓我們一起為賀妮同心禱告,使這篇關於神所設立的婚姻的「論文」可以順利生成,並帶著福音的信息,傳遞給這位渴望接觸新事物卻從未聽過福音的自由派以色列人。
多爾的希伯來名字讓我們印象非常深刻,是「世代」的意思,就是從這代到那代的那個世代。請為福音可以傳承到他的世代、影響整個以色列自由派娛樂圈禱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