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David Sedaca,選民事工差會國際副總幹事。全球彌賽亞猶太人運動資深領袖,委身於猶太宣教超過四十年。

 

在教堂建築頂部看到一個簡單寫著「耶穌拯救」的標誌,並不少見。單單透過擺放這兩個簡單詞彙的標誌,這些教會就說明了他們的基要信仰是什麼:人需要救恩,而耶穌就是那提供救恩的人。

而這正是彌賽亞信仰與傳統猶太教的衝突點:即人類需要一位救主,而那位救主就是耶穌。

我們需要回到最早的聖經文本來理解猶太人的救恩觀念。根據希伯來聖經顯示神與以色列人的獨特關係,「救恩」幾乎總是被理解為集體和國家性的,而不是個人別和個別性的。因此,主聽見以色列人的呼求,將他們從奴役中拯救出來。

逾越節是一個全國性、集體性的慶祝,記念神如何拯救以色列人,使他們成為一個國家;後來這同一群人,以一個國家集體接受了摩西之約,從此成為神的選民:「因為你歸耶和華你神為聖潔的民;耶和華你神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,特作自己的子民」(申7:6);「我是耶和華─你的神,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。」(出20:2)同樣地,所有以色列群體都應該遵守贖罪日,而不僅是個人。神的契約不是與個別的以色列人,而是與整個民族訂立的。摩西的話是:

「今日,你們的首領、族長(原文作支派)、長老、官長、以色列的男丁,你們的妻子兒女,和營中寄居的,以及為你們劈柴挑水的人,都站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,為要你順從耶和華你神今日與你所立的約,向你所起的誓。這樣,他要照他向你所應許的話,又向你列祖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所起的誓,今日立你作他的子民,他作你的神。我不但與你們立這約,起這誓,凡與我們一同站在耶和華我們神面前的,並今日不在我們這裡的人,我也與他們立這約,起這誓。」(申29:10-15)

猶太教相信,就像過去神拯救以色人如同一個國家,同樣祂也應許恢復以色列如同一個國家,這意味著集體而非個別。 拉比文學就是這樣理解每一個涉及以色列復興的預言段落,特別是像耶利米書 31:31 這樣的段落,其中明確聲明神將「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」立新約。這裡再次指出,這是一個集體和國家性的恢復。

在塔木德裡拉比們教導:「在你面前的詩歌、祈求和祈求,為你的子民以色列祈求,他們需要救贖。」(Yoma 70a)再看另一處,其中暗示救恩是為所有以色列人提供的:「拉巴說,撒母耳可能已將全以色列視為一個整體,使用單數表達(動詞),正如其他地方寫的那樣:哦以色列,主以永恆的救恩拯救了你,你們必不至於羞愧。」(Makkoth 23b)

在猶太聖經中,救恩是來自於主,是賜給以色列作為一個國家整體的恩典。在申命記28:23及下文,摩西提醒以色列人不順服的後果:在列國中流亡與被轄制、土地荒涼、苦難和飢餓。相反地,緊接著的章節指出,如果他們悔改,他們的福份就會被恢復(申命記 30:1-10)。

傳統猶太教確實指出個人要為自己的罪負責,但猶太教把這個責任放在罪人自己身上,人們必須為贖罪做出努力,因為在傳統猶太教中,順從的祝福與不順從的後果,只影響今生,並不影響來世。

然而相信耶穌是彌賽亞的猶太人,卻是將盼望放在彌賽亞的贖罪工作上;彌賽亞猶太人和篤信聖經的基督徒明白,救恩是有永恆影響性的,也就是說救恩不僅關係到今生,也關係到來世。

最近在彌賽亞信徒學者邁克爾布朗博士和著名正統派猶太教拉比 Schmuley Boteach的辯論中,拉比 Boteach 說:「你讓自己變得任意而為,因為你可以隨心所欲地犯罪,然後讓耶穌來承擔你行為的後果。」拉比否定耶穌的救贖,因為猶太教強調一個事實:一個人與神的關係不是基於「救贖」,而是必須建基在三個要素上:悔改(teshuva);❷由悔改產生的善行(tzedakah和mitzvot);❸敬虔生活(kavanah和tefilah)。問題是這三樣東西雖然值得稱讚,但是否真能恢復人與神的關係?

當我們思考聖經時代神對人類不順服的補贖方法時,我們可能會找到答案。神在設立贖罪日(kippur的意思是「遮蓋」)時,提供一個「遮蓋」人類罪惡的方法。今天在守贖罪日時,虔誠的猶太人將他們對赦罪的盼望,建立在三個主要基本原則上:❶悔改、❷祈禱、❸祖宗的功勞。

我們知道,今天若要照神命令的方式來遵守贖罪日,是不可能的,因為沒有聖殿、祭司祭物。上述這些可以用祈禱、悔改、和祖宗的功德來代替嗎?為什麼神不是建立這些人後來訂的原則,而是利未記裡所吩咐的規定?由此看來,我們堅信人需要贖罪祭,雖然今天沒有聖殿來滿足獻祭的要求,但為了從罪中得到拯救,就必須要有贖罪祭。那麼,難道是神沒有能力阻止羅馬人毀壞聖殿,還是祂另有特別方法,在不需要聖殿的情況下,仍然保存獻祭的重要性?
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堅定相信:

在彌賽亞耶穌裡,獻祭的要求得到了滿足:那位無罪的為有罪的人死、那無瑕疵的羔羊蒙神悅納、他所流的血塗抹了罪的嚴重性。

處理救恩的難題和猶太人的困境,只有兩種選擇。如果我們堅持聖經所宣告的救恩原則,那麼就必須思考耶穌是彌賽亞,因他獻上自己成為全人類的贖罪祭。相反地,如果我們偏離聖經原則並用人為傳統代替它們,儘管這些傳統看似合理,但我們可能落入自立救恩方法而危及永生的巨大危險。

雖然現今的猶太教否認個別和個人的得救需要,但它承認人需要饒恕、贖罪和悔改。以色列人拒絕拿撒勒人耶穌是彌賽亞後,使徒彼得對以色列人宣講時說:

「除他以外,別無拯救;因為在天下人間,沒有賜下別的名,我們可以靠著得救。」(使徒行傳 4:12

我選擇將盼望放在彌賽亞耶穌身上。

 

(文章來源:chosenpeople.com)

點閱數:
130 次瀏覽